美股創歷史新高

美股的關鍵驅動因素 |
摘要 |
---|---|
未來政策有望更加明朗 |
|
地緣政治局勢和市場韌性 |
|
人工智能的投資尚未終結 |
美元信心持續下滑
- 美元指數創三年新低。3年初以來,美元持續下行,而且我們也沒有理由認為跌勢會就此停止。
- 關稅及移民政策拖累美國增長前景,繼而對美元造成不利影響。
- 不論是拜登政府或是如今特朗普政府領導下的美國,均傳遞出一個明確的訊號,即美元將被「武器化」。
- 過多持有美國資產的外國投資者或會減持美國資產。這將持續對美元形成下行壓力。
- 從「大而美」法案中刪除第899條條款的消息應可減輕美元資產的投資憂慮。我們認為有關影響已成定局,投資者已開始向美國地區以外分散部署。
- 儘管市場預期聯儲局第一季度的減息幅度會小於預期,但美元依然走弱。4
- 考慮到當前的增長與通脹背景,我們認為聯儲局很難證明減息的合理性。
歐洲股票前景樂觀 — 德國財政支持仍被市場低估
- 德國於年初宣佈將增加國防及基建開支時,許多人對此持懷疑態度。
- 我們認為此懷疑並無根據,許多市場參與者嚴重低估了德國的財政背景。
- 這是我們預期德國股市會在未來數月乃至數年跑贏美國股市,以及歐元有望進一步走強的核心原因。
- 上週二,德國政府已就2025年預算草案達成一致,該計劃包括於2025年投入2,000億歐元用於國防和基建開支,同時將相關債務佔GDP比重提高至3%。
- 這或會帶動更多私人投資,以便捕捉部分市場機會。
- 於上週舉行的北約峰會上,成員國同意將國防開支目標提升至GDP的5%。倘若得以實現,到2035年,國防開支將增加一倍。
- 我們相信,歐洲股票及歐元十分有望受惠於德國投資意願的增強以及北約擴大國防開支。
- 歐洲股票今年表現優於美國股票,5尤其是按通用貨幣計,我們認為此趨勢將會持續。
這是摘錄版本,請點擊此處查看英文原文。
重要揭露
圖片:SimCh/Getty
除非另有說明,所有數字均以美元為單位。
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包括虧損風險。
過去的表現並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
不能直接對指數進行投資。
一般來說,股票價值會隨著公司特定活動以及一般市場、經濟和政治狀況而波動,有時波動幅度很大。
布蘭特原油產自北海,是全球油價的基準。
與股票和債券等傳統證券相比,大宗商品可能使投資者面臨更大的波動,並可能根據天氣、政治、稅收和其他監管和市場發展而大幅波動。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衡量消費者物價的變化,是常用的通貨膨脹指標。
多樣化並不能保證獲利或消除虧損的風險。
聯邦基金隱含期貨利率是現貨利率與期貨利率之間的差額,是可以針對任何具有期貨合約的證券計算的利率。
固定收益投資受發行人的信用風險及利率變動的影響。利率風險是指債券價格通常會隨利率上升而下跌,反之亦然的風險。發行人可能無法償還利息和/或本金,導致其債券價值下跌,並降低發行人的信用評級。
國內生產總值 (GDP) 是一個地區經濟活動的廣泛指標,衡量該地區在特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製成品和服務的貨幣價值。
個人消費支出(PCE)或PCE指數衡量消費品和服務的物價變化。該指數中包含的支出是美國家庭實際支出。核心PCE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價格。
投資外國發行證券的風險包括外幣波動、政治和經濟不穩定以及外國稅收問題。
標準普爾 500® 指數是一種非管理指數,被認為代表了美國股市。
以上觀點為作者截至2025年6月27日的觀點。這些評論不應被視為建議,而應作為更廣泛主題的闡述。前瞻性陳述並非對未來結果的保證。前瞻性陳述包含風險、不確定性和假設;無法保證實際結果不會與預期產生重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