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持續發酵,亞洲市場遭到拋售

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持續發酵,亞洲市場遭到拋售

亞洲股市星期一全線大幅低開,部分地區觸發熔斷機制,沒有特定地區能為投資者提供緩解。

特朗普的言論加劇拋售

特朗普週末的言論加劇了拋售,他表示,除非美國與某個國家之間的雙邊貿易赤字完全消除,否則對等關稅將繼續存在。

這些言論進一步增加了潛在談判或暫緩實施關稅的不確定性,特別是考慮到即使是美國與之有貿易順差的國家亦被徵收了10%的基準關稅。

特朗普暗示,美國股市大跌只不過是為解決美國經常帳赤字問題而「用藥」的結果,這更令市場感到不安。

特朗普反而大呼國庫券孳息率下降的好處,但這似乎主要是由「避險」行為及市場對聯儲局進一步減息的預期所致。

然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上星期五的講話表明,聯儲局並不急於減息,孳息率亦隨之小幅回升。

中國星期五宣佈,自4月10日起,對所有從美國進口的商品徵收34%的報復性關稅。1

我們目前正處於觀望階段,美國方面可能會採取進一步行動。儘管如此,我們認為中美雙方均不希望看到「關稅連鎖反應」(tariff cascade)的局面。

新的美國關稅/國家稅率安排—都是因為貿易赤字?
新的美國關稅/國家稅率安排—都是因為貿易赤字?

資料來源:Exante Data、Macrobond、景順。數據截至2025年4月4日。附註:基於貿易狀況的關稅計算公式為[(美國出口–美國進口)/美國進口]/2。

市場反應及對亞太區市場的投資啟示

今日,恒生指數及台灣加權指數現更大跌幅,大中華區週末因公眾假期而延長,截至撰寫本文時,兩者的跌幅一度接近10%。今日東證股價指數亦下跌超過7%。

亞洲市場今日大幅波動的原因之一是其經濟體的貿易佔比較高(因此稱為「亞洲出口模式」)。

此外,白宮計算報復性關稅所採用的方法過於簡單(將雙邊貿易逆差除以該國對美國的總出口額),這意味著亞洲國家將受到更高的關稅打擊。 

商品出口佔GDP比重(佔GDP百分比,過去12個月總和)
商品出口佔GDP比重(佔GDP百分比,過去12個月總和)

資料來源:Macrobond、景順、摩根士丹利研究。數據截至2025年4月7日。

目前最令人擔憂的是,隨著下行風險加劇,亞太區的增長會發生何種變化。政策制定者可能會加大財政及貨幣支持力度、降低政策利率並推出刺激內需的措施。

亞洲銀行股大幅下跌,部分原因是市場預期將減息及隨之而來的淨利差下降。

亞洲貨幣表現仍優於美元。日圓的防禦性及避風港優勢盡顯。 

美元走弱或許說明,當我們將所有貿易夥伴的關稅所造成的累積影響加起來時,美國經濟受到的影響要比其他大多數國家更大。 

在我們看來,投資者應繼續持有亞洲,因為不論是從估值角度還是從相對增長角度而言,該地區都遠遠更加吸引。 

亞洲政策制定者可能會加大財政及貨幣刺激力度,從而保護本地經濟並確保增長基本因素保持正軌。目前的市場走勢說明關稅可能會適得其反。

投資者更關心美國的經濟健康狀況,以及關稅是否會引發國內經濟衰退。關稅宣佈之前,美國近期的消費數據就一直偏軟,通脹預期亦顯著上升。

政策不明朗因素持續的時間愈長,企業及消費者情緒所承受的壓力愈大。美國經濟可能面臨滯脹,投資者或許會到其他地區尋找庇護。

關稅情境與偏好

由於關稅形勢不斷演變,我們列出幾種情境,以及我們於不同結果下的資產偏好。我們預計,短期內風險資產會面臨明顯的波動及下行壓力。

我們亦必須承認,只要關稅繼續高企,盈利的不確定性就會日益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股票與債券之間的相關性已恢復「正常」。

資料來源:景順環球市場策略部。截至2025年4月7日。附註:僅用於說明目的。並非任何投資或交易策略的推薦。

投資風險

投資價值和任何收入都會波動(這可能部分是匯率波動的結果),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全部投資金額。

參考資料

  • 1

    新華網,截至2025年4月4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