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 通膨、關稅及投資人關注的其他問題
美國通膨將會上升嗎?關稅令人擔憂嗎?隨著新的一年和新川普政府的上台,投資者對經濟和市場產生了疑問。
市場似乎認為美國貿易政策將明朗化,國會和聯準會亦將提供適度支持。
我們認為,許多市場參與者都嚴重低估了德國財政政策調整的影響。
時至2025年年中,市場以S&P 500指數創新高來紀念這一時刻。截至4月9日上午1(在美國政府宣佈「解放日」關稅暫緩90天之前)為止,市場已從2月19日的高點回檔20%,許多投資人都不認為美股能在年中再創新高。然而,事實就是如此。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此次的美股新高呢?
從2月中旬至4月初期間,S&P 500指數跌幅達20%,預示了美國經濟成長放緩的現狀2,亦顯示市場預期股價將面臨壓力。市場走勢通常會領先經濟數據,而非經濟領先市場。
市場目前似乎認為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將趨明朗化,且國會和聯準會將提供適度支持。我們的基本情境假設是關稅將引發一次性價格調整,而非持續性、廣泛的通膨。
雖然不確定以色列和伊朗的停火能否延續下去,但從歷史經驗來看,區域性衝突鮮少擾亂全球市場週期循環。我們認為緊張局勢應不至於嚴重擾亂全球經濟活動。
1月27日,某中國業者宣佈其DeepSeek模型產出的AI結果可與美國業者媲美,NVIDIA公司市值隨即蒸發了約6000億美元。3部份市場參與者質疑超大規模業者是否會紛紛開始削減支出,但目前尚無證據顯示業者出手調整。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發言指出,預計公司支出將持續快速成長。此言一出,推動NVIDIA股價創下歷史新高。4
從3月開始至6月中旬,全球股票共同基金及ETF淨流出資金達410億美元,突顯了擇時交易的難度。5波動性和極端情緒的出現通常都是買入的好時機。無論是恐慌還是興奮,對短期新聞作出情緒化反應,都常會弄巧成拙。我們認為,投資人更應該做的是專注於自身的長遠規劃。
上週發佈的一系列指標顯示,或許人們期待已久的「硬」經濟數據放緩現象終於出現。
通膨方面,上週公佈了聯準會關注的通膨指標 – 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5月年增 2.7%,但包括波動性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在內的整體通膨卻降至2.3%。10雖然這些數據基本符合預期,但由於企業可能會把關稅調升的成本轉嫁出去,未來幾個月物價可能會開始攀升。
重點是,儘管部分經濟領域日益疲軟,但建議切勿僅以單季或單月的經濟數據為根據作出重大投資決策。第1季GDP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關稅預期導致進口激增。11近期新屋銷售萎縮主要反映了房地產市場持續放緩的現實,畢竟房價高漲且房貸利率高。12初次請領失業金人數上升,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自2022年以來持續降溫。13綜合來看,近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雖然放緩,但仍具有韌性。
雖然上週美股創下歷史新高,但美元指數(DXY)卻跌至三年低點。14今年以來,美元指數幾乎持續下跌,沒有理由認為美元的跌勢將到此為止。關稅和移民政策均對美元不利,畢竟相關政策會影響美國的成長前景。
無論是拜登政府還是目前的川普政府,美國都釋放出美元武器化的明確訊息。因此,過度依賴美國資產的外國投資人未來購買的美國資產預計將比過去幾十年減少。此舉將持續對美元造成貶值壓力。
川普總統「大而美」法案第899條可能刪除的消息傳出,或許會降低人們對持有美元資產的擔憂。(擬議中的美國《國內稅收法》第899條可能針對位於被認為對美國個人和企業徵收不公平稅收的國家之個人、企業、政府和其他機構加稅。)我們認為修法討論可能已造成傷害,投資人正開始逐步將投資分散到美國以外地區。
雖然預計聯準會降息幅度將低於市場在第1季的預期,但美元仍持續走弱。15我們仍然認為,在當前的經濟成長和通膨環境下,聯準會很難找到降息的理由,在聯準會獨立性遭受質疑的現狀下,更是難上加難。上述數據確實讓我們對聯準會何時再次降息產生疑問,但目前聯準會仍處於觀望狀態。
很多人質疑德國年初宣佈增加國防和基礎設施支出是否會落實並產生實際效果。我們認為,這些質疑的聲音並不恰當,而且許多市場參與者都嚴重低估了德國的財政狀況。德國財政支出擴大正是人們預期未來數月甚至數年歐洲股市表現可能優於美國,且歐元可能進一步走強的關鍵原因。
上週二德國政府就2025年預算草案達成共識,進一步佐證了我們的觀點。草案內容包括2025年斥資2000億歐元投入國防和基礎設施支出,這意味著債務規模將達GDP的3%。以今年所剩時間來看,此目標訂得相當大膽,但或許會鼓勵更多私人資金進場分一杯羹。
在6月最後一週舉行的北約峰會上,成員國同意將國防支出目標設為GDP的5%。如果落實達標,國防支出在2035年前將翻倍。這是值得關注的長期趨勢。
我們認為,歐洲股市和歐元將受惠於德國新湧現的投資意願以及北約國防支出的增加。今年歐洲股市表現優於美國,16以共同貨幣計算更是如此,我們認為此趨勢將會延續。
石油供應持續中斷和油價上漲並非我們的基本情境預測。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停火支持了我們的基本預測,布蘭特原油已降至6月13日以色列襲擊伊朗前的價格之下。我們認為,這證明了忽略市場的短期反應才是正確做法。該地區的風險顯然尚未完全消除,大宗商品市場對緊張局勢再升級仍然敏感。然而,除非出現極端情況,否則我們認為再升級的機率不高。油價下跌有助於通膨降溫,從而略微降低各國央行降息的阻力。
我們願意隨實際情況改變而調整觀點,墨守成規可能會扼殺投資報酬。然而根據我們對實際情況的解讀判斷,美元將進一步貶值,海外股市的表現有可能優於美股,看好短天期債券優於長天期。
投資附帶風險,投資標的及投資地區可能之風險如市場(政治、經濟、社會變動、匯率、利率、股價、指數或其他標的資產之價格波動)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產業景氣循環變動、證券相關商品交易、法令、貨幣、流動性不足等風險。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Inv25-0296
美國通膨將會上升嗎?關稅令人擔憂嗎?隨著新的一年和新川普政府的上台,投資者對經濟和市場產生了疑問。
川普勝選提振投資者情緒,進而帶動美股上漲。標準普爾500指數、羅素20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等主要指數均表現理想。按當地貨幣計算,歐洲股票於11月份小幅上漲。歐元區整體通膨從10月份的2.0%升至11月份的2.3%。亞太區股市取得負報酬。
受科技股拋售的影響,美國股市在10月份出現負報酬。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對降息產生意見分歧。10月份,歐洲股票普遍下跌,德國和意大利表現出色,但法國仍因財政和政治不確定性持續落後。亞太區股市於10月下跌,日本、中國和印度等主要市場紛紛下挫。
您將透過此連結至非景順投信之網站,其他業者經營之網站均由各該業者自行負責(包括客戶隱私權保護及客戶資訊安全事項),本公司對該網站之資訊內容無權管理亦不負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