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點

全球市場常見問答:獲利、衰退、利率和其他問題

20220809
重點摘要
全球經濟成長預測
1
國際貨幣基金在最新報告中下調了大多數國家的經濟成長預測。
美國國內生產總值
2
美國第二季GDP數據不佳,但我認為實際情況不如數字顯示的那麼糟。
俄羅斯能源供應
3
俄羅斯減少了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顯示歐元區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大幅提高。

過去一週,我們收到了許多客戶林林總總的問題,從全球成長預測下調到美國的經濟情況(是否處於衰退中?),以及對於企業財報季的解讀等等。以下列出一些大家最關注的議題。

問:為什麼國際貨幣基金(IMF)下調了2022年的成長預測?這有何影響?

答:IMF每年都會多次更新經濟預測。由於全球經濟正在放緩,IMF在其最新報告中下調了對大多數國家的成長預測,這並不令人意外。1 在主要經濟體當中,美國調整幅度最大,從3.7%下修至2.3%。歐元區僅小幅下調,這有點令人意外,因為通膨壓力極大,對經濟造成傷害。加拿大也是微幅下調,從3.9%下修至3.4%。中國大幅修正,從4.4%下調至3.3%,我認為這調整幅度似乎有些過頭,儘管雖然政策制定者已經放棄了2022年的成長目標,而且房地產問題正在對經濟造成損害,但中國正在為其經濟注入重大刺激。

任何成長/通膨/利率預測都很難準確,因此方向通常比實際數字更重要。正如IMF首席經濟學家Pierre-Olivier Gourinchas所述,IMF報告的重點是世界正面臨陷入衰退的風險:「自4月以來,前景已顯著暗淡。全球可能很快就會在衰退的邊緣搖搖欲墜,而且距離上一次衰退僅兩年時間。」我確實相信我們將能夠避免全球經濟衰退,但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俄烏戰爭、歐洲如何應對能源危機,以及中國經濟反彈的強勁程度,而所有這些挑戰顯然不利於全球經濟和市場。

但是,在很多方面,這些問題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未來值得注意的事情很可能取決於央行的措施。如果成長面臨壓力,由國內和需求驅動的通膨因素很可能會消退,即使能源供給仍然是一個問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儘管仍處於高點,但年初至今較戰爭時的高點已大幅下跌(除了歐洲的天然氣價格 – 能源武器化的主要戰線)。以上種種都顯示中央銀行可能會採取緊縮政策,但不如最近開始擔心的那樣激進。這應該有助於限制資產價格的跌幅,而且可能在最近幾週已經展開此一過程。

問:美國第二季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報告有多糟糕?

答:在第一季GDP-1.6%之後,美國第二季GDP的首次預估值為-0.9%。2此外,第二季的預估值遠低於市場普遍預期。連續兩季下滑意味著美國在技術定義上已進入衰退,然而,如前所述,還有其他條件顯示經濟環境其實更為穩固。正如聯準會主席鮑爾上週在記者會所說的,對衰退更好的定義是許多行業的經濟活動普遍下降。

第二季GDP的下降主要是由於庫存累積減弱,這也可以視為對GDP一次性的負面影響。(實際最終銷售額繼第一季下降1.2%後,第二季成長1.1%。)2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季GDP下降主要是由於貿易失衡(美國以外地區經濟成長疲軟,出口遠低於進口),而貿易數據向來不是固定可以預測的。第二季淨出口在經歷了第一季的反常後大幅改善,但我們預計第三季將再次轉為溫和的負值。 

這樣的GDP數字欠佳,但在我看來,它並不像數字上所顯示的那麼糟糕。這可能是一個「壞消息就是好消息」的情景,如果未來幾週其他數據配合的話,可能會驅使聯準會放緩升息步調,也許最早會出現在9月。

話雖如此,鑑於美國家庭和其他私部門資產負債表的強勁,以及勞動力市場緊縮,投資人可能還需要應對我們實際上並未陷入全面衰退的可能性。負的GDP數字可能反映了疫情以及戰時大宗商品衝擊導致消費者支出變化(封城期間支出從服務轉向貨品,隨著經濟重新開放,轉向服務,然後隨著食品和能源價格飆升,轉為關注「基本需求」)– 以及商業支出的變化。

問:應如何解讀上週的聯準會會議?

答:正如我所料,聯準會升息75個基本點;這似乎是適當的,因為密西根大學對未來五年的初步消費者通膨預期降至2.8%(在聯準會開會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點),而且美國經濟似乎正在迅速轉弱。3此外,鮑爾主席宣布聯準會將放棄前瞻指引;這項發展突顯了聯準會對數據的依賴程度,顯示聯準會很可能會在今年稍晚轉向放緩升息步調 – 可能最早的時間點是9月。

鮑爾還明確表示,9月將加速縮減資產負債表。迄今為止,市場對聯準會將提高對未來數據敏感度的消息反應相當正面,而鮑爾認為迄今為止的緊縮政策並未充分反映在經濟數據中。我預期在未來幾天聯準會官員的言論可能聽起來非常鷹派,試圖抑制市場的熱度,並在對抗通膨時維持聯準會的信譽。

關鍵是,與某些人的觀點相反,聯準會上週沒有轉向 – 但確實開啟了未來幾個月轉向的可能性。

問:到目前為止,美國財報季表現如何?

答:整體而言,標準普爾500指數涵蓋的公司已有56%發布了第二季的獲利,其中73%每股盈餘向上修正,66%的營收亦令人驚喜,4但也有一些重大的負面意外消息。許多非必需消費品公司尚未提出財報,由於通膨對消費者購買力產生影響,這些公司一直承受著壓力,所以我認為他們的企業獲利可能會更糟。

從發布財報的會議中可以收集到寶貴的見解。正如我在之前的部落格所提到的,有些金融服務公司的表現突顯了美國的消費實力維持不墜,也有多家公司提到勞動力市場有所緩解。這份總結強調了狀況正在改善:「88家道瓊成分股和中大型消費品公司談論到勞動力市場,其中35家公司表示勞動力緊縮情形改善,只有一家公司認為勞動力短缺情況正在惡化。事實上,三家發表評論的人力資源和人力派遣公司都提到了勞動力緊縮情形改善。」5此外,一些公司甚至提到了薪資成長的壓力消退。

至於第三季的獲利展望,我們已經在7月份看到了一些向下的修正。事實上,上個月分析師下調了第三季的每股盈餘(EPS)預期,而且調幅比以往更高。從6月30日到7月28日,第三季由下而上的EPS預測(匯總了標準普爾500指數中所有公司第三季EPS預測的中位數)下降了2.5%(從59.44美元降至57.98美元)6,我預期還會繼續向下修正。

問:中國房地產市場發生了什麼事?

答: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而且為中國的整體經濟帶來壓力。房價正在下跌,許多住宅計畫暫停興建,越來越多的業主拒絕為正在興建中的房屋支付抵押貸款。然而,中國中央政治局上週已開會並承諾支持房地產行業,包括確保未完成的建築能夠完工。

就整體經濟而言,官方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上個月的50.2降至49.0令人失望,但好消息是非製造業指數仍處於53.8的高點。7製造業PMI疲軟顯示最近重新開放帶來的經濟復甦開始停滯不前,原因可能是對房地產市場的疑慮加劇和數個城市發生新一波疫情。政策制定者可能會推出更多基礎建設刺激措施,以應對成長阻力(以及針對房地產行業提供支持)。

問:俄羅斯現在減少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歐元區會有何變化? 

答:上週,俄羅斯再次減少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以加強對歐盟國家的壓力。俄羅斯通過北溪1號管線出口到歐洲的總供應量現在約為產能的20%。8此舉已造成能源價格迅速飆升,顯示儘管歐元區第二季GDP成長回溫,但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大增。如果俄羅斯繼續限制甚至停止出口天然氣給歐盟,我們將觀察整體歐洲如何建立天然氣儲備並從其他地區尋找替代供應來源,以降低能源配給的風險。

 

感謝Arnab Das、Paul Jackson、Adam Burton及David Chao對本文的貢獻

 

  • 國際貨幣基金(IMF)由190個成員國組成,支持促進金融穩定和貨幣合作的經濟政策。
  • 每股盈餘(EPS)是指公司的總盈餘除以在外流通股數。
  • 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地區經濟活動的廣泛指標,衡量該地區在一段特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製成品和服務的貨幣價值。
  • 1個基本點是0.01%。
  • 消費者調查是密西根大學進行的每月電話調查,提供消費者情緒和通膨預期指數。
  • 採購經理人指數基於對全球公司的每月調查,衡量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商業狀況。

 

註解
1 所有IMF數據和引述文字均來自國際貨幣基金2022年7月25日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
2 資料來源:美國經濟分析局,2022年7月28日
3 資料來源:密西根大學,截至2022年7月15日
4 資料來源:FactSet Earnings Insight,截至2022年7月29日
5 資料來源:高盛經濟研究,2022年8月1日
6 資料來源:FactSet Earnings Insight,截至2022年7月29日
7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2022 年 8 月 1 日
8 資料來源:CNBC,「三張圖表顯示歐洲前所未有的天然氣危機」, 2022年8月1日

 

 

投資附帶風險,投資標的及投資地區可能之風險如市場(政治、經濟、社會變動、匯率、利率、股價、指數或其他標的資產之價格波動)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產業景氣循環變動、證券相關商品交易、法令、貨幣、流動性不足等風險。且基金交易係以長期投資為目的,不宜期待於短期內獲取高收益,投資人宜明辨風險,謹慎投資。詳情請參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Inv22-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