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點

環球每月展望 - 2023年6月(涵蓋2023年5月)

20230620

環球展望

5月份,環球股市面臨嚴峻挑戰,除美國兩大指數取得升幅(納斯達克指數及標準普爾500指數)以外,其餘所有股市均收於負面區間。美國債務上限危機是導致市場整體表現不佳的關鍵。

整體而言,固定收益市場於本月下跌,但部分地區取得升幅,例如歐洲大陸。英國國債跌幅最大,美國國債次之。德國國債小幅上漲。

指數     5 年初至今
MSCI世界     美元 -0.9% 8.8%
標準普爾500     美元 0.4% 9.6%
MSCI歐洲     歐元 -2.4% 9.0%
MSCI亞太(不包括日本)     美元 -2.3% 0.1%
香港恒生     港元 -7.9% -6.9%
恒生中國企業(H股)     港元 -7.9% -7.9%
東證     日圓  3.6% 14.1%

資料來源:Thomson Reuters Datastream,除非另有說明,否則總報酬以當地貨幣計值。數據截至2023年5月31日。

美國

  • 5月份,美國股市喜憂參半。儘管納斯達克指數及標準普爾500指數報升,但受Nike及Walt Disney等公司大幅下跌拖累,道瓊斯指數收跌。
  • 美國通膨創2021年4月以來新低,核心通膨亦稍有放緩。這激起市場對聯準會升息週期可能很快結束的希望,亦給市場帶來一些提振。

歐洲 (包括英國)

  • 受有關美國債務上限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歐洲市場於5月份收跌。經濟數據低迷說明全球經濟持續放緩,亦令市場受壓。
  • 儘管5月份通膨降至2022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下降0.9%),但並不足以抵銷更負面消息的影響。通膨降幅超出一致預期,核心通膨(食品及燃料除外)亦下降0.3%。

亞太區 (香港、中國、日本除外)

  • 受有關美國債限不確定因素及中國經濟復甦憂慮的影響,亞洲股票於月內持續下跌。然而,各國表現有所不同,部分國家表現更優。
  • 由於全球市場對人工智能(AI)的發展前景感到興奮,南韓及台灣等科技股佔比較高的市場取得升幅。科技股亦帶動印度市場的整體表現,除公用事業外的所有產業均有所上漲。

香港及中國 (H股)

  • 中國方面,繼2023年第一季取得反彈過後,4月份貿易數據略微放緩,商品出口月增率下滑5.8%,但同期增長8.5%。通膨方面,4月份整體CPI月增率下降0.1%(經季節性調整)。
  • 從評價角度來看,MSCI中國指數仍低於MSCI美國指數約48%。我們預期,2023年中國經濟將進一步上行,企業盈利亦將顯著反彈。

日本

  • 日本股市創泡沫破滅以來新高。日經225指數於33年來首次突破31,000點,原因是其正在擺脫通貨緊縮、日圓走弱加上東京證券交易所改革。企業盈利上漲亦帶來支持。
  • 繼第四季增長持平過後,日本宣佈2023年第一季GDP季增率0.4%。這是自2022年第二季以來日本經濟取得的最大增幅,主要是受惠於新冠疫情全面開放邊境過後,旅遊業支出的推動。

固定收益

  • 整體而言,固定收益市場於本月下跌,但部分地區取得升幅,例如歐洲大陸。英國國債跌幅最大,美國國債次之。德國國債小幅上漲。
  • 年通膨數據高於一致預期,未如理想,為英國國債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英格蘭銀行已批准升息0.25%,預計今年還有進一步升息。

新興市場

  • 5月份,受有關美國債務上限及中國經濟復甦的憂慮影響,新興市場股票下跌。所有地區均有下跌,中東歐、中東及非洲(CEEMEA)跌幅最大。
  • 產業方面,科技產業是唯一取得升幅的產業,因全球市場對人工智能發展前景的樂觀情緒迅速升溫。

除非另有說明,所有數據均來自景順,截至2023年6月14日。


投資附帶風險,投資標的及投資地區可能之風險如市場(政治、經濟、社會變動、匯率、利率、股價、指數或其他標的資產之價格波動)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產業景氣循環變動、證券相關商品交易、法令、貨幣、流動性不足等風險。且基金交易係以長期投資為目的,不宜期待於短期內獲取高收益,投資人宜明辨風險,謹慎投資。詳情請參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基金之績效,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Inv23-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