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焦點 2025年年中投資展望 - 亞洲股票
隨著全球不確定性延續至下半年,貿易政策與匯率波動仍是影響亞洲股市投資情緒的關鍵因素。
跟全球股市一樣,中國股市在過去數月持續波動。隨著我們邁入 2025 年中,我們認為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下,全球市場在今年內仍將面臨高度不確定性,而中國股市的前景則可能會受到國內外因素的交互影響。
中國及美國已表現出重啟對話以降低關稅的意願,這顯示著兩國貿易關係有望緩和。雖然這是一項積極進展,但我們仍然注意到整體的地緣政治局勢仍然不穩定。是否達成全面協議仍然無法確定,我們認為,隨著談判的推進,投資者應該為市場可能出現的間歇性波動做好準備。
中國政府重申其支持經濟增長的承諾,並致力於實現2025年的GDP成長目標。政策制定者推出一系列穩定經濟和促進增長的措施。貨幣政策方面,中國人民銀行繼續穩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確保銀行系統流動性充裕。與此同時,維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對基礎建設項目的投資,旨在提高長期生產力並促進就業。
展望未來,內需消費是重點關注領域。政府意識到提振消費者信心及消費的必要性,預計將延續並擴大去年成效顯著的以舊換新消費政策。這項政策旨在鼓勵民眾更新舊消費品,今年初從家庭電器及汽車擴展到消費性電子產品。我們認為這項支持性政策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持續。
中國近期的勞動節假期充分展現消費者的韌性。旅遊部的統計數據顯示,五天假期期間,國內旅遊人數激增,達到3.14億人次,年成長率6.5%。1重點零售及餐飲企業銷售額年成長率6.3%,出入境旅遊人數激增28.7%。2這些數字反映消費有望成為未來數月中國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中國年初至今的出口數據呈現正增長,但我們認為出口仍面臨來自貿易政策持續影響及全球需求普遍下降的雙重壓力。儘管政府不斷評估及調整政策方案以降低風險的影響,但外部環境仍然面臨挑戰。貿易變局可能會拖累中國的出口增長。我們認為全球貿易環境仍不明朗,而這種不確定性在短期內可能仍將持續存在。
展望未來,即將於7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備受關注。此次會議預計將評估上半年的經濟表現,並可能根據不斷變化的形勢調整政策基調。我們認為,任何新政策措施的時機、範圍及有效性對於決定經濟復甦的步伐都至關重要,特別是在政策傳導至實體經濟通常需要時間的情況下。
在當前宏觀環境不明朗的情況下,我們認為投資中國股市需要採取嚴謹且精挑細選的方法。投資人與其依賴廣泛的產業主題,不如採用由下而上的投資策略,聚焦於基本面強勁、獲利具有韌性且較不易受到關稅等外部因素衝擊的個別企業。我們認為,這種策略特別適合目前這種市場波動劇烈、宏觀訊號好壞參半的情勢。採用此策略可以讓投資人更靈活地應對市場波動,並有機會發掘各產業中的長期贏家。
今年上半年,透過互聯互通機制流入的南向資金依然強勁,顯示出市場流動性良好及投資人對在港上市中資企業的高度興趣。截至目前為止,南向投資人淨買入金額達780億美元,佔2024年全年流入資金的75%。市場預計2025年南向資金流入將達到1,100億美元,高於近年來的水平3。
儘管近幾個月市場再度關注在美國上市的中國ADR(美國存託憑證),但持續強勁的南向資金突顯出中國本地資本的支撐力,有助於緩解潛在的資金外流壓力,並穩定整體市場。
中國股市估值仍處於相對低檔,已回歸至長期平均水平。截至2025年4月,MSCI中國指數本益比約為11倍4,與美國股市相比大幅折價約47%。這樣的估值對長期投資人來說,是一個相當具吸引力的進場機會。
資料來源:FactSet、景順,截至2025年4月的數據。過去績效不為未來績效之保證。
投資附帶風險,投資標的及投資地區可能之風險如市場(政治、經濟、社會變動、匯率、利率、股價、指數或其他標的資產之價格波動)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產業景氣循環變動、證券相關商品交易、法令、貨幣、流動性不足等風險。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本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另投資人亦須留意中國市場特定政治、經濟與市場等投資風險。
Inv25-0260
您將透過此連結至非景順投信之網站,其他業者經營之網站均由各該業者自行負責(包括客戶隱私權保護及客戶資訊安全事項),本公司對該網站之資訊內容無權管理亦不負擔任何責任。